olNGIb4NkK5r2x7x4oG3GpEzizVpnY6KNCck9cym

關於紙簍

日知紙簍 / H.-H.'s TIL

日知紙簍(H.-H.'s TIL)是 H.-H. 使用 Blogger 搭建的 TIL (Today I Learned) 知識倉庫,這裡存放的內容會以簡明扼要的文字片段,記錄平日裡學習到的知識,類似於 Josh Branchaud 對其 jbranchaud/til 專案倉庫的描述:

A collection of concise write-ups on small things I learn day to day across a variety of languages and technologies. These are things that don’t really warrant a full blog post.

注意!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這個頁面,有可能是這個知識倉庫中篇幅最長的一篇內容

紙簍始末

無心插柳的意外煩惱:咦!Google Adsense 審核過了?

筆者某一天心血來潮,創建了一條 Cloudflare 重新導向規則(redirect rule)將自己的根網域 hhpeng.org 導向了使用 TiddlyWiki 搭建的備忘服務 H.-H.'s Memo 上,並且遞交了 Google Adsense 的申請,卻沒想到流量不高且充斥零碎片段內容的站點竟然在短短的一周內通過審核。

網域通過 Google Adsense 審核,都會收到一封審核通過的電子郵件通知
網域通過 Google Adsense 審核,都會收到一封審核通過的電子郵件通知

然而問題卻隨之而來 ── 雖然現在可以在 hhpeng.org 及其子網域埋設 Google Adsense 廣告賺取零星的稿費,但我該放在哪裡才好呢?

  • 對於個人網誌 H.-H.'s Blog 來說,作為沉澱心情、紀錄生活與輸出想法的純粹空間,一來上面的內容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流量,二來也不希望承載思緒的河流遍布氾濫的廣告。
  • 對於個人備忘 H.-H.'s Memo 來說,受限於 TiddlyWiki 的特性,並不容易讓搜尋引擎建置索引,也找不太到適合放置廣告的位置。

思來想去,或許將每天學習到的零星事物與知識片段記錄下來,建置 TIL (Today I Learned) 知識倉庫是個不錯的方式,一方面這樣的發文形式不會有太大的寫作壓力,另一方面又能賺取微薄的廣告收入作為激勵,何樂而不為呢?

名稱由來

日知 —— TIL (Today I Learned)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學習到新的事物與知識,人們將之稱作 Today I Learned 並且經常縮寫為 TIL,這些內容可能十分瑣碎而不容易寫就一篇文章,但卻可以用簡明的摘要方式記錄下來;由於軟體技術和硬體發展日新月異,有許多開發團隊與從業人員,也會架設個人網站或開闢專案倉庫,用於紀錄並分享他們每天所學習到的內容。

像是在社群網站 Reddit 上,便設有 r/todayilearned 子板塊,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會開啟討論串分享每天吸收到的資訊,這些資訊可能是冷門知識,也可能是明星八卦,或者是生活妙招等。

比如開源框架 Django 的共同創建者 Simon Willison 也曾在 2020 年的一則 X 推文中,表示他創建了 simonw/til 專案倉庫用於記錄日常學習到的零星片段,並使用 GitHub Actions 服務自動地將文件部署到 Datasette 實例中以便搜尋。

紙簍 —— Scrapbasket

筆者經常會在日本新興的資訊分享社群 Zenn 上閱讀文章,雖然沒有使用該平台發佈內容,卻十分喜歡他們提供的 スクラップ(Scraps) 功能:

スクラップ(Scraps) 可以讓作者以討論串的形式匯集見解、想法和筆記,只需要創建一則主題後隨時隨地以任何單元添加內容即可;這種形式相較於文章和書籍更為隨意,很適合用於紀錄正在進行的任務尚未想出解決方案的問題等。

這樣的寫作想法,恰恰與 TIL (Today I Learned) 的概念不謀而合;又由於英文單字 "Scraps" 的意思為「碎片、碎屑;少量的資訊」,筆者遂將此處稱作「日知紙簍」用以表示存放這些碎片資訊的容器。